沈阳劳动纠纷律师
法律热线:
律师文集

简历“注水”者劳动合同无效

发布时间:2015年6月7日 沈阳劳动纠纷律师  
 
  在竞争激烈的就业市场中,谁更有“资本”,谁就拥有更多更好的就业选择。因而,不少毕业生为自己“造出”种种名不副实的头衔和奖项,希望博得用人单位的“青睐”;另一方面,企业为了不上当受骗,不得不重重防备
  1造假者花样翻新
  不少人好打“擦边球”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学生中确实存在简历造假的问题,其原因也不外乎就业压力、跟随社会风潮等。而这几年,简历造假的手段也是花样翻新,越来越具有技术含量。在招聘会现场,一些企业的招聘人员就拿出了几份被当场识破的“注水”简历。“菜鸟级”注水:
  一位毕业生在简历中写道:“本人能熟练运用office、word、excel等软件。”但稍有常识的人都知道,word、excel只是office里面的两个软件,三者根本不可相提并论。一位自动化系的本科生在简历中提到自己曾多次获得校级奖学金,但招聘企业在面试时发现,该生对很多基础知识都很生疏,连基本的二极管原理都说不清楚。“混混级”注水:
  某名牌大学毕业生小张在简历中附上了“六级英语证书”复印件。但实际上,他的考试成绩要在几个月后才能知道,“我自信这次能考过,但如果等到通过后再发证书,早就错过了求职的黄金期。”于是,小张先把自己的名字打在一张白纸上,再粘到证书上掩盖住原有者名字,进行第一次复印,再用刀片小心刮掉周围痕迹,进行第二次复印,一张证书的复印件就这样出炉了。“老油条级”注水:
  曾有学生利用实习鉴定造假软件来伪造简历中的实践经历。在该软件中,只要输入公司名称和需要的公章类别,很快便能做出一个公章来。然后上网搜寻几份实习鉴定,选择出一份,复制到word文本上,将文档上有关公司名称改成与公章一致。最后将公章嵌入鉴定末页的右下方。不到10分钟时间,一份手续齐全的实习鉴定便诞生了。
  2“完美型”毕业生遭企业“家访”
  过度包装让企业“逆向选择”
  不少求职者不惜以作假来吸引用人单位,因此用人单位越来越难以分辨出求职者真实水平。为了降低误录新人的风险,一些企业倾向于选择那些也许并不十分出色的毕业生,企业的这种“逆向选择”不仅影响了用人单位招贤,也加大了毕业生的求职难度。
  一家建筑公司的招聘负责人韩先生告诉记者,以前有的学生简历写得“千好万好”,可一招进来才发现能力根本不行。“所以现在看到简历写得太好的毕业生都怕了,第一件事就是要求他们提供相关证明。”
  在以往的多次校园招聘会上,每个企业摊位前都会挤满学生,每隔几分钟桌上就能堆起厚厚的一摞简历。来自管理专业的小赵却有些落寞地站在人群中,他委屈地告诉记者:“投了两家企业,简历都被退回来了,他们说不是我不够好,而是‘太好了’。”打开其精心设计的简历,记者发现他曾在近10家企业实习,其中不乏本地的一些知名企业,而且在不少校内外的比赛中都获得了不错的名次。本以为这是求职的资本,谁知却变成了“绊脚石”。“企业说,我简历写得这么好,根本分不清真假,就拒绝我了。而旁边一个经历平平的学生,简历却被留下了。”
  晋江某鞋业企业的招聘负责人表示,企业当然会格外注意那些“过于完美”的应聘者,但是分辨真假的渠道实在有限,即使去学生所在院系核实,对方出于保护学生,也往往以“该学生还可以”搪塞。
  因此,他表示,虽然这些“完美简历”中确实也不乏真正优秀的人才,但如果实在分辨不出真假,企业宁愿不冒这个险。
  很多企业仅依据直觉很难判断出应聘者哪些是真话,哪些是谎言,也很难判断简历内容的真假。于是许多企业选择采取“家访”的方式检验简历的真实性。一些企业领导人对应聘者提供的求职简历不太信任,认为进行“家访”很有必要。
  “我不认为这种欺骗行为会消失。”一茶叶销售公司招聘负责人认为,“激烈的竞争使得人们认为职场中的欺骗行为是可以接受的,这种欺骗行为不仅表现在面试方面,而且在日常的业务领域中也会发生。”
  企业人力资源部工作人员会直接拜访求职者的家庭以及学校,然后从工作经历、学历、家庭成员、技能、合作精神、诚信度等10多个方面对应聘者提供的简历进行核实。“招一个不合适的应聘者会对整个企业产生负面影响,并会为企业带来法律上、财务上的纠纷,也会增加日后重新招人、培训的成本。但如果一个优秀的应聘者对招聘单位的这种做法反感,企业就可能会与对方失之交臂。”
  3简历“注水”者劳动合同无效
  造假行为殃及师弟师妹
  企业对简历造假者有多重防范,但百密一疏,简历造假者也有可能凭借注水简历而录用。在录用后,用人单位发现其欺骗行为的,造假者的行为又会造成哪些危害呢?
  根据劳动法的规定,简历造假者采取欺诈方式订立的劳动合同是无效的。这对于造假者就没有任何好处了,劳动合同尚未履行的,不得履行,劳动合同正在履行的,也立即终止。造假者已经在用人单位取得的工资、保险、公积金等一切酬劳等都得返还给单位,户口、档案都得退回原籍,还得赔偿单位因此造成的损失。
  “简历造假给用人单位造成的损失是不可估量的。”一房地产企业负责招聘的工作人员说,用人单位一般在100份简历里挑选出一些符合要求的,一般毕业生简历造假是在决定录用时发现的,因为在决定录用时才去核查简历信息的真实性,如果发现简历作假,坚决不用,因为简历是否真实反映了一个人的人品。这对用人单位来说是很尴尬的。
  该工作人员还称,一旦发现简历有问题,公司会向其毕业的学校核实,如果学校配合,一查就清楚了;如果学校不配合,公司无法核实真伪,公司只能采取一种方式,即再次招聘时,公司不愿意招聘这所学校的毕业生。这就意味着,如果一个毕业生造假被发现了,会殃及他的师弟师妹。
  4防止简历造假亟待校方参与
  用注水简历骗取用人单位的信任,制假者的诚信肯定要受到指责。然而,用人单位对刚走出校门的大学生不切实际的要求,高校对制假简历现象的暧昧态度,也应该为大学生诚信缺失负些责任。
  对于校方来说如果能够及时、准确地公开学生基本信息,那么简历造假现象将鲜有立身安命之地,用人单位只要一打开网页就能判断求职简历中所列事实是真还是假。而问题的关键恰恰就在这里——高校缺乏及时准确的信息公开系统。在一些高校的网页上除了能够找到学生的名字、性别、年龄、籍贯和成绩之外很少能看到学生获奖、任职和参加社会实践的记载。而正是这些材料的缺失,给大学生求职简历造假预留了空间。何况就已有的信息而言,一些信息的更新既不能做到及时也难以达到准确。
  当然,建立统一、健全的高校毕业生信息公开系统还需时日,但在此之前,高校并非无所作为。对单个高校而言,完全可以建立毕业生简历审查制度,由各院系具体负责,并将审查通过后的简历置于学生所在院系的相关网页上,这样便于用人单位进行核对、查实。
  相关链接
  北京:毕业生电子简历需审核
  北京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任占忠说,为保证北京高校毕业生就业中心网站上的毕业生电子简历的信息真实性,从今年开始,所有登到网上的电子简历由学校的就业中心或院系来审核,审核后,再发到网站上。
  但是,对于纸制的毕业生简历,目前无法控制,还是要依靠毕业生自律。
  上海:学生公证简历求“清白”
  因为应聘简历注水风太甚,以至于诚信度大失,上海一准备投档丹阳某大型企业的大学生,不得已想出到丹阳市公证处公证应聘简历的“绝招”。这位毕业生表示,招聘会上自己的经历常常遭到用人单位怀疑,干脆来做个公证,认为盖着公证章的简历能够提升自己的信誉度。
  青岛:推出高校毕业生诚信简历
  青岛市人才市场人事诚信调查所推出了专门针对毕业生的《高校毕业生诚信简历》,内容主要包括:毕业生在校期间的学习经历、培训经历、所学专业课程及学习成绩、奖惩情况和相关证书的真实性认定以及学校鉴定评语等方面,工作人员到学校调查对这些内容出具诚信记录,并加盖调查所公章,以对调查结果负责。
 
 
 


合作网站

首页| 关于我们| 专长领域| 律师文集| 相册影集| 案件委托| 人才招聘| 法律咨询| 联系方式| 友情链接| 网站地图
All Right Reserved

沈阳劳动纠纷律师


All Right Reserved Copyright@2024 版权所有 法律咨询热线:4006686166 网站支持: 大律师网